2021年11月13日 星期六

貓咪的行為問題 講師:林子軒

 1..7.qqajchx.mmmmm. 講師:林子軒   FB:決鬥吧,貓男孩!


貓咪是一種對環境敏感依賴的物種,貓行為問題90%都與環境有關。


生理因素

環境因素  }這三種因素為貓行為問題的來源

心理因素



貓的高敏感可能與內分泌失調有關。

1.極度焦慮、攻擊人、舔自己、追尾巴

2.**典型症狀為皮膚出現波浪型鼓動** 


一般來說,貓的離乳期1.5月~2.5月(但兩個月大最好送),但晚熟的貓4個月以上還會偷吸奶。

六個月離開母貓和同梯會對貓咪最好,行為最不容易出現問題。(但送養方面幾乎不可能)


貓咪行為問題影響層面

對人的感情、信任感    >貓咪健康   >貓咪遭放逐、虐待、死亡

(直接對貓的健康心裡有影響)


貓咪的"下泌尿道症候群"是無解的病,會有血尿、頻尿、憋尿等現象

但這個症候群是一種結果,找不到原因,但從環境改變或行為問題改善就能改變這個症候群


只有貓奴,沒有飼主,常見的行為問題如下:

1.亂大小便

2.抓傢具

3.攻擊

4.夜晚嚎叫

(下略)....



問題就出在我們身上

狀態

1.倉促飼養

2.經濟狀況不允許

3.不願節育(這個是行為問題出現的原因之最高比例)

4.動物囤積症

(下略)...


**節育為何如此重要?就算不提貓本身的健康,公貓一年交配可生4萬多隻小貓,99%會被安樂死、餓死、病死,成為間接殺手。


環境,人的觀念的問題

1.讓貓在戶外漂流:除了貓本身會遇到危險之外,貓的狩獵本能太強,會不斷為了好玩而狩獵,破壞生態。

2.貓砂盆的清潔程度不足。


醫療的問題

1.忽視獸醫師的建議

多問幾間醫生比在網路上亂問要來得好,十篇分享文之中有九篇都是錯的。


2.去爪術(Onychectomy)

會痛到兩天食不下嚥,50%會多出更多行為問題。咬人、攻擊人、自殘等等。


3.肌腱截斷手術

因為爪子無法自行伸縮,造成危險。


其他

不了解品種特性。

像是東方貓、暹羅貓常見的行為問題有"異食癖"、嚎叫、分離焦慮症


地盤問題

1.視覺

2.氣味(大部分)


像"抓"是一種天性,從5周大開始。

為了伸展、標示氣味地盤,減輕焦慮。

如果抓造成了破壞,要改善這個問題,就要將貓抓板擺在正確的位置、選對材質。


有人會去買塑膠的指甲套,要小心山寨版的危險。

傢具表面貼雙面膠的防抓法,須要使用4~6個月,兩天換一次雙面膠,壞習慣就會改正。

(人的話,壞習慣要2年以上才有辦法改正)


貓的生理時鐘


打獵>>捕捉>>咬殺>>進食>>舔毛>>睡>>打獵


互動:

每日規律的互動遊戲,每次遊戲15~30分。


長期缺乏互動的話會有下列幾種問題出現:

1.夜晚嚎叫

2.攻擊(人變成獵物、玩具)

3.不當的遊戲方式

4.焦慮

5.肥胖



預防不當遊戲

1.不澳用手腳跟貓玩

2.打斷貓的遊戲(水槍或是突然巨大的聲響)(人的聲音嚇阻無效)

3.愛偷襲的貓咪可以繫鈴鐺

4.避免打罵、處罰

5.新添一隻貓咪

(不過建議是同窩小貓或是小時後就認識的貓,因為【新來者為競爭者】是貓普遍的想法,有風險,而且人的想法會帶入太多,對貓來說單獨或不單獨都無所謂的。)

6.獎勵想要的行為,忽視不要的行為。


不當處罰EX咬回去等等

因為人終究不是貓,不能控制力道,會帶來更多恐懼、壓迫。另外像是壓舌根、彈耳朵、打屁股等,都不建議。

畢竟貓咪會把人當成是獵物只是缺乏互動遊戲,讓牠打獵吧,拿出逗貓棒來讓他好好運動吧!


情緒問題

1.尋求關注、分離焦慮等等

2.冷漠難以接近,不給抱,撫摸攻擊(與遺傳行為有關)


貓要先分兩群(國外)

1. 流浪貓>>缺家的家貓,與人互動佳,適合領養

2.野貓>>野生,適合以TNR處理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